什么是登革热?

2015/03/04  

什么是登革热?  

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它是由“伊蚊”传播的,这种蚊子俗称“花斑蚊”。伊蚊吸吮了患者的血液后,病毒在蚊子体内大量复制,具有传染性的蚊子叮咬人体后,将病毒传播给人。  

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,一般5-10天后发病。发病前无明显征兆,患者突然发热,体温迅速升高至39度以上。同时会感到头痛、腰痛、全身肌肉酸痛,尤其是骨髓关节疼痛剧烈,还可以出现皮疹,淋巴结肿大等。严重的可出现出血、休克,导致死亡。  

如何预防登革热?  

伊蚊必须靠水繁殖,预防登革热的重要关键是清除积水,消灭蚊虫滋生地,防蚊、灭蚊。  

种花器皿  

包括水生植物、盆栽的花瓶和花盆等。一般需要每三天换水一次,换水时需要将植物抽出,用水洗干净植物根部并将花瓶彻底洗刷。  

浇花、洗涤、饮用等器皿  

包括水桶,陶瓷及水泥池。浇花洗涤用的水桶,陶具,不要时要倒置。蓄水用的水桶、陶具及水泥池请加盖密封。  

废弃物  

小型废弃物如易拉罐、、饭盒、塑料杯、锅、碗、大型废弃物如轮胎、冰箱、洗衣机等。请勿随手乱扔小型废弃物,大型废弃物同志清洁队收走。  

户外容器  

如鸟笼内饮水皿、塑料椅及手推车等。不需要需暂放户外时,应注意故置时不可积水。  

地下室  

如地下停车场积水,则可滋生大量伊蚊,所以需特别注意,尤其是未完工的大厦。  

天然容器  

包括树洞、竹筒等。树洞可以填土并种植物以防泥土流失。竹筒砍断时,请在竹节处砍断,勿留竹筒积水。  

上一条:预防登革热
下一条: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