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网络刷单诈骗
案例:高二学生小温刷单被骗24万
小温,增城荔城一名高二学生,在他人的微信朋友圈看到骗子发布的刷单招聘信息,于是将骗子加为好友。最初,骗子指引小温在苏宁易购平台刷单,并及时将本钱和佣金转给小温,骗取了小温的信任;接着,骗子让小温多次在平台下单、支付,并确认已收货,但实际不发货,只给少量佣金不返还本钱。最终,小温总共被骗24万。
警方提醒:
一、网络刷单就是诈骗,违反了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;
二、十次刷单九次骗,还有一次是教练(教受骗者练习学会刷单)
二、网络购物诈骗
案例:大学生黄某在一网购平台上看中一款手机,商家与其私下加了微信,发来一个显示为“转转”的交易付款链接。黄同学点击链接付款2940元后,再登陆自己的“转转”账号查询,发现并没有这个交易订单(实际上,商家发给黄同学的付款链接并非真正的“转转”平台网页),再联系商家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了。
警方提醒:
网络购物请尽量选择正规网购平台,切勿跳出原有平台私下加对方QQ、微信进行交易
三、购物退款诈骗
案例1:新塘小李没如期收到网购快递,于是早上打快递客服电话要求核查,官方客服告知当天下午回复小李。巧合的是,小李下午收到了骗子的电话,说小李的快递遗失了,并指引小李扫二维码申请退款,在指定页面输入银行卡号、密码,并骗取了小李的验证码,盗走了小李卡里的7万多元。
案例2:增城新塘小郭接到骗子电话,骗子自称是申通快递客服,告知小郭其快递丢失,要主动退款给小郭,指引小郭开通蚂蚁借呗,一步步骗小郭从蚂蚁借呗上借了10.7万元,并将钱转给骗子。
警方提醒:
一、接到快递丢失电话,第一时间拨打官方客服或商家电话核实真伪;
二、不点击、不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网络链接、二维码。
四、买卖游戏账号诈骗
案例:大三学生郭某在玩网游时,一名陌生人表示想买他的游戏账号,主动加他的QQ,并让他通过指定的网游交易平台转卖。在网站平台交易时平台客服告知他填写的个人信息有误,交易被冻结,需要他充钱到网站里才可以解冻。随后,客服发了一个二维码让他微信扫码充值600元。但卖游戏账号的钱仍然不能提现,客服解释是再次被冻结,要求郭同学再充3600元。郭同学再次扫码支付后,客服第三次要求充值4800元,郭同学才意识到是骗局。
警方提醒:
除了买卖游戏账号外,还有低价交易游戏币、游戏装备,以及找游戏代练的网络交易诈骗,不法分子往往骗取钱财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
五、QQ、微信盗号仿号借钱诈骗
案例:大一学生李某的QQ号收到同学张某的信息:“在医院等着用钱”,需要向李同学借1300元,并让其添加另外一个微信号转账。李同学转账后才看到张同学在班级微信群中通知大家:自己的QQ号被盗用,他本人并没有向同学借钱。李同学从班群里获悉,班里一共有4位同学被骗转账。
警方提醒:
在微信、QQ等网络聊天软件上遇到有同学朋友借钱的,务必另外拨打对方的电话进行核实,警惕不法分子盗号仿号实施诈骗。
六、网上贷款诈骗
案例:新塘阿兰急需用钱,在网络上找了“重庆百度小额贷款公司”贷款,对方以阿兰银行卡流水少,帮其刷流水为由,让转账2.5万元,随后又以需存入激活基金,才能收到贷款为由,让转账4万元。阿兰按要求支付后,不但没放款,而且对方还继续以其它借口让转账,阿兰才发现被骗。
警方提醒:
一、所有正规单位都不会在放贷之前,提前收取任何费用。先交钱再放款的都是!!!骗局!!!
二、办理贷款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。
上一条:了解食源性疾病,严防“病从口入”
下一条:我校开展2019级新生安全教育活动
【关闭】